“感谢党和政府没有放弃我!我一定珍惜机会,踏实工作,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近日,安置帮教对象张某郑重向司法所工作人员承诺。这声承诺的背后,是泾川县高平司法所用真心帮扶铺就的“重生之路”。
半年来,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三次回访在泾川县城开小超市的刑满释放人员张某。从帮他厘清经营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到协调解决货品质量纠纷,再到推荐参加农产品线上销售法律讲座,每一次精准帮扶都让张某感动不已。
“以前签合同总怕踩坑,现在有司法所把关,上个月光他们帮我解决纠纷,就避免了1000多元的亏损!”张某笑着说,手里的法律手册被翻得卷了边。这种“法律服务+生产帮扶”的模式,正是当地“三带三送”( 带法律清单,送经营规范解读;带资源清单,送产销渠道链接;带需求清单,送创业难题破解)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安置帮教对象刘某也曾陷入困境。此前,他因不懂养殖场审批法规愁得睡不着觉,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合农业部门上门讲政策、理流程,还协调畜牧站定期上门指导防疫。如今刘某的鸡苗顺利进栏,养殖场渐渐有了起色。
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帮扶时,总带着“问题清单”主动问需:“最近经营上有没有法律困惑?生产环节还缺啥支持?”面对帮教对象的难题,他们既是普及法律的“普法员”,也是对接资源的“联络员”。帮王某化解租房合同纠纷,联系农技员指导大棚种植,让曾经迷茫的他如今能自信地说:“日子有奔头了!”近年来,高平司法所已为23人次提供法律服务,解决生产难题15个,用专业护航回归之路。
为做到精准帮扶,高平司法所联合镇政府组成专项工作组,对70余名帮教对象开展集中走访。工作组不仅摸清了大家的思想动态、就业收入等基础底数,更针对性实施分类施策:为符合条件的落实低保、临时救助,给无业者提供就业指导,对精神障碍患者给予关爱,向重点对象强化规则意识教育。
如今,高平司法所的多元实践正汇聚成安置帮教的强大合力。司法所联动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陪跑”,邀请农业专家组建“技术帮扶队”;联合辖区内爱心企业设立“安置帮教基地”,搭建稳定就业平台;持续完善部门协同机制,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同时,通过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解,让许多帮教对象解开“心结”,重拾生活信心。
“我们多走一步,他们的路就宽一分。”从化解法律纠纷到解决生产难题,从落实保障政策到重建精神家园,高平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人心。近年来,随着跨部门联动不断深化、帮扶渠道持续拓展,越来越多的安置帮教对象在这片充满暖意的土地上,从“低头走路”迈向“抬头生活”,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生故事。
来源:泾川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