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质效,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观念与自觉改造意识,崆峒区西郊司法所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多种举措,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矫正活动,为全体在册社区矫正对象量身打造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大礼包”。
红色思想道德“自修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内容,通过听讲座,观看教育片、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反思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其内在向善动力和社会责任感。
蓝色法律法规“必修课”。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专业人士关于《刑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解。采用案例教学、以案释法等方式重点解读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及缓刑考验期间重新犯罪的严重后果,持续强化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和法律底线思维。
绿色安全知识“辅助课”。邀请辖区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开展交通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并结合真实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分批次组织其参与道路交通劝导,日常用电、用气、急救等方面演练活动,有效增强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应急能力。
黄色警示教育“强化课”。通过法治讲座、观看“以案释法”案例视频、沉浸式入监警示教育、“现身说法”等方式常态化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时刻警醒社区矫正对象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遇到问题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橙色心理矫治“辅修课”。依托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社区社工,重点围绕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技能、反社会心态等方面,不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全面跟踪帮助其调整负面情绪,修复社会关系,增强社会适应与自我调控能力,促进顺利融入社会。
来源:崆峒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