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寄递行业从业人员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有效堵截毒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的违法路径,近日,泾川县太平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深入辖区快递企业网点,开展禁毒专项宣传教育活动,为保障寄递渠道安全注入法治力量。
一、直面风险隐患,提升行业“免疫力”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通过以案释法,深刻剖析了当前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贩运毒品的隐蔽手段与严峻形势。重点讲解了新型合成毒品(如“邮票”、“笑气”、“彩虹烟”等)及伪装性毒品(如伪装成“奶茶粉”、“跳跳糖”、“邮票贴纸”等)的外观特征、识别要点及巨大危害。同时,通过展示挂图、播放禁毒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使快递从业人员直观感受到毒品就在身边的风险以及筑牢寄递防线的极端重要性。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快递包裹连接千家万户,规范查验每一件包裹,是对人民群众安全的责任担当。”
二、明晰法律底线,压实企业“责任链”
工作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寄递渠道禁毒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深入解读了寄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禁毒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定责任与义务。详细阐释了“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核心制度的操作规范与法律依据。明确要求快递企业必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禁毒知识培训与日常监管;从业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疑似毒品或涉毒线索,必须立即停止寄递并向公安机关及主管部门报告,知情不报或参与运输将承担严厉的法律后果。
三、赋能一线员工,筑牢识别“防火墙”
针对快递员、分拣员、安检员等一线工作人员,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性强、实用性高的技能培训环节:
1、识别技巧传授:现场传授如何通过观察物品包装异常(如过度密封、有特殊气味、寄递信息模糊不清)、寄递人行为反常(如神情紧张、拒绝验视、高额付费要求不验视)等细节,快速发现可疑包裹。
2、规范处置演练:模拟发现疑似毒品包裹场景,指导从业人员如何安全保护现场,初步记录信息(包裹单号、寄收件人信息、发现时间地点)、第一时间报告(拨打110或禁毒举报专线)及配合后续调查,确保处置流程合法合规。
3、举报途径指引:清晰告知全国统一的禁毒举报电话、本地禁毒部门联系方式及有奖举报政策,消除员工顾虑,鼓励其积极履行“禁毒哨兵”职责。
四、深化协作共治,织密安全“防护网”
活动最后,工作人员还与快递企业负责人及员工进行了深入座谈,认真听取了企业在落实禁毒措施中遇到的困难与建议。双方就建立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联合开展员工定期培训演练、完善可疑物品报告处置流程等达成共识。快递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非常及时、实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教会了我们具体怎么做。我们将立即组织全员再学习,坚决把好寄递安全关。”
来源:泾川县司法局